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假期里大家和亲人团聚一堂,一起插艾草、包粽子。对于远离故乡的官兵们来说,这个端午也很温馨,他们收到了不少特别的礼物。
0
▲ 向日葵和纸条。
根据快递单上的电话,官兵们发送了感谢短信。原来也是一位拥军姑娘送来的礼物,姑娘说,担心官兵们不签收,所以嘱咐花店老板直接放在营区门口。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希望官兵们端午安康,一切平安。03◢ 猜你想看↓↓↓
扫码关注我们
总监制:谢 军 陈志攀
监 制:李 杰 王小磊
责 编:陈 超
编 辑:鹿子舟 陈政全
投稿:shwj_81@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时逢佳节,好事成双。2020年6月25日,正值农历端午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再传捷报,由许剑民教授领衔结直肠癌多学科团队设计开展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用于RAS突变型、仅限肝脏转移的、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一线治疗(BECOME)”再次问鼎肿瘤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28.2)。 刚刚收到的文章接收函
BECOME研究2013年10月纳入第一例病例,2017年完成全部入组,2019年9月于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结直肠肿瘤专场做口头报告。历时7年,终成正果,刚刚收到了来自JCO(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编委的正式接收函。2019年9月许剑民教授参加ESMO年会并受邀大会发言
主席Khone教授(左)与许剑民教授(中)、韦烨教授(右)合影
在2019年ESMO大会上,大会主席德国奥尔登堡医院肿瘤中心肿瘤学主任Claus-Henning Kohne教授曾经深度解析了BECOME研究的临床价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BECOME研究聚焦于RAS突变型这一重要的临床亚组
※BECOME研究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临床研究证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转化切除率以及反应率、总生存期等
※BECOME研究鼓励在RAS突变型病例中应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并争取肝转移灶手术
BECOME研究在2013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共入组了241例RAS突变型、仅限肝脏转移、初始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组121例,单纯化疗组120例。主要终点是肝转移灶的转化切除率。
研究达到了首要终点,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组的实际转化切除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22.3% vs. 5.8%,P">P">P">P=0.031)均有显著提高。在并发症方面,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组的蛋白尿(9.9% vs 3.3%,P=0.04)及高血压(8.3% vs 2.5%,P=0.048)发生率更高,但均在可控范围之内。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能获得手术切除肝转移灶的机会将显著改善预后,达到与Ⅲ期相似的水平。本中心既往的临床研究(中国研究)已经证实,在KRAS野生型、仅限肝脏的、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一线治疗中,化疗联和西妥昔单抗可以显著提高转化切除率。此次发表的BECOME研究正好填补了RAS突变型人群转化治疗的空白,必将是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切除证据体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BECOME研究由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结直肠癌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完成,包括普外科许剑民教授、任黎教授、韦烨教授、何国栋教授、汤文涛医师、林奇医师,肝外科叶青海教授、王晓颖教授、放射科王明亮教授,肿瘤内科刘天舒教授、崔越宏教授,生物统计室梁斐,其中汤文涛医师、任黎教授、叶青海教授、韦烨教授为第一作者,许剑民教授和刘天舒教授为通讯作者。
再次祝贺结直肠癌中心多学科团队,并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取得更好的成果。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责任编辑:Linda排版编辑:Erica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佳节之际
祝大家美好生活接“粽”而至
各位看官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6月27日17:35
广东卫视《从农场到餐桌》
准时陪您过端午!
本期我们的主角是这只坐过飞机的鸡!
起源于山东省汶上县
有着“千年贡品”之美誉。
此外,它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鸡种之一
因为肉质鲜嫩
产蛋率高而驰名全国
被誉为“禽中极品”
自然散养,善于奔跑,吃谷捉虫
让芦花鸡的肉质Q弹,嚼劲十足…
芦花鸡,你值得拥有!
敬请关注广东卫视《从农场到餐桌》
一起寻味原生态食材
开启健康美食新主义
